2022年2月10日上午,全省市场监管工作视频会议召开,省市场监管局设主会场,各省辖市局设分会场。会上,平顶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作为全省5个发言单位之一,向全省市场监管系统介绍了平顶山市在优化营商环境、培育市场主体方面的经验做法。郑州市局、许昌市局、信阳市局、驻马店市局分别从“加快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强化药品安全监管”4个方面作了交流发言。
平顶山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孙国权在发言中指出,市场主体有经济的晴雨表之称,对社会生产、经济发展、稳定就业、创新创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支撑高质量发展最可贵、最可靠、最可预期的战略资源。2021年,平顶山市局大力实施“六大工程”,握指成拳、多点发力,让市场主体“生得下、长得大、活得好”,全市市场主体总量首次突破37万户大关。
第一、以注册登记为主体的准入工程
在全省做到了“四个率先”:率先实施药品零售业“一业一证、一证准营”综合许可改革,率先实施企业开办十部门联合“一窗通办”“一网通办”,率先实施预包装食品经营许可改备案,率先发布《平顶山市企业开办一窗通办工作规范》并通过地方标准认证。还先后探索实施了“跨省通办”“跨市通办”“全市通办”改革,努力做到企业开办和注销用时最短、材料最简、环节最少、费用为零。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专期刊登药品经营综合许可改革经验做法,市委书记作了批示肯定,省委深改办予以通报表扬。
第二、以质量强市为主体的强基工程
开展质量提升进园区、入百企行动,设置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站,为企业送出质量提升、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特种设备和计量服务等十项内容的“大礼包”,目前已为企业培训“首席质量官”400余人次。指导企业参与制(修)订国家、行业、地方标准10项,申报河南省标准化示范项目5项,平高集团通用电气绝缘班被评为“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中鸿煤化被评为国家级能效领跑者。落实“一企一书一策”制度,深入100家重点企业走访调研,帮助28家重点企业开展提质增效活动,国家农业农村领域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第一期观摩会在平顶山市召开。
第三、以知识产权为主体的增彩工程
提请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实施意见》《知识产权奖补资金管理办法》等文件,知识产权跨部门、跨地区、多元化、全链条保护机制逐步完善。全市有效注册商标、发明专利、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额均实现历史性突破。“中国专利金奖”抗新冠、抗艾滋病新药“阿兹夫定”获批上市并登上央视新闻。汝州市入选2021年汝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平顶山学院被定为河南省高校知识产权运营管理中心建设试点单位。
第四、以信用监管为主体的诚信工程
在全省率先以市政府名义印发《市场领域“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施办法》,联合市纪委首次对所有成员单位和各县(市、区)开展专项督导。认真履行牵头职责,年度涉企信息归集量100.3万条,名列全省第二。狠抓年报公示工作,提前28天完成国定目标,连续4年被省局评为先进,市委书记作批示予以肯定。
第五、以非公党建为主体的铸魂工程
认真履行“小个专”党建职责,不断加强统一战线工作,全市党组织覆盖非公企业达354个,“小个专”标准化试点单位13个,在全省非公系统党建大会上受到表彰。聚焦市场主体融资难题,畅通银企对接渠道,帮助近7800户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实现贷款53.3亿元,成为我局服务企业发展的新名片。
第六、以法治引领为主体的护航工程
牢固树立“法治工作全局化、全局工作法治化”理念,出台了《优化营商环境“九条禁令”》,圆满完成国家规范行政执法调研任务,法治政府建设迈上新台阶。推行包容审慎执法,梳理出《平顶山市市场监管领域轻微违法行为容错纠错清单》。查处的一起河南某公司网络广告案,被总局列入“借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名义开展违法违规商业营销宣传十大典型案例”。市局被授予“河南省行政执法责任制示范点”和“全省市场监管系统法治政府建设优秀单位”。
孙国权表示,优化营商环境、培育市场主体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开始,没有结束;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平顶山市市场监管局将以学习贯彻全省市场监管工作会议精神为契机,进一步明确新时期市场监管的定位和方向,维护好市场主体稳定的发展环境,维护好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守牢市场监管领域的安全底线,让市场主体生得更顺、活得更好、长得更大,为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做出鹰城市场监管人的不懈努力!